统计力学大神 David Chandler 去世了

前两天才发现,David Chandler 已经于2017年4月18日去世了。

读研究生期间,看过他不少东西,可惜一个都没看会,但是让我见识了仰之弥高的理论是什么样的。我就此见识到在液体这样的dirty 的体系也能建立美妙的形式理论,也曾激励我在软物质体系建立普适的形式理论。现在我知道我好像没有这个能力。曾经年少轻狂追梦的心,给我留下几多感动,几多遗憾。虽不能至,心依然向往之。

借此时机回顾一下Chandler的生平和成就。

David Chandler 于1944年生于纽约,犹太人。

1966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学士学位。他在MIT同时主修化学和物理,但是他在一次化学合成实验中,经历了一次骇人的爆炸,他先是找化学导师寻求建议,但是他的化学导师太忙,没见着,他转而找他的物理导师,Nathanial Frank。Nathanial Frank已经进入职业生涯暮年,有充足时间指导Chandler,Chandler在他的建议下,修了大量的物理和数学课程,为以后成为理论家打下良好基础。大三的时候,热力学课上对热力学产生了强烈兴趣,经常与任课老师Irwin
Oppenheim和助教Hans Andersen讨论热力学,并开始在Oppenheim指导下做本科生科研。

1966年秋,Chandler 进入哈佛大学读化学物理博士,师从哈佛新入职助教授Roy Gordon。Roy Gordon非常高产,J. Chem. Phys. 上几乎期期有论文发表,被学生称为“Flash Gordon”。仅3年后,Gordon就升为正教授,年仅29岁,Chandler获得哈佛大学化学物理博士学位。Chandler 博士期间的工作是发展了模式展开(mode expansion)方法,应用于研究电解质溶液和简单液体的平衡态。

1969年,Chandler 在UCSD做博士后,博士后期间,与John Weeks、Hans Andersen 发展了一个液体的理论,现在称为WCA理论。文章当年投J. Chem. Phys. 被审稿人拒掉,Chandler 与审稿人争辩数回合,赢得好斗的名声。JCP 的编辑 Willard Stout 慧眼识珠,将此文接受发表。

1970年Chandler获得UIUC助教授职位。Chandler 给研究生讲热力学和统计力学课,精心备课,可惜学生不买账,他的课不受学生喜欢。几年后,情况才改观。他给学生写的NOTE,后来发展成他的教材名著Introduction to Modern Statistical Mechanics

Chandler 在此期间学术上的成就是发展了分子液体的reference interaction site model (RISM)理论。后来他的学生Kenneth Schweizer 将RISM应用到高分子熔体,这就是PRISM。Chandler 的RISM 方程的奇异性由其夫人Elaine Ackles在数学上进行了证明,为数值求解扫清了障碍,但是Elaine Ackles 婉言谢绝了在论文上署名,称自己的贡献不足以署名。

Chandler 另一大成就是与学生Lawrence Pratt 发展了疏水性的分子理论

1975年Chandler 升为副教授,1978年升为正教授。

1983年,Chandler 转投宾夕法尼亚大学。在宾大
Chandler 完成传世之作 Introduction to Modern Statistical Mechanics

1986年,Chandler 去伯克利任教。

1995年,Chandler 入选美国科学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Chandler 在伯克利的主要成就是超疏水理论和分子动力学模拟中的过渡路径取样方法

2017年4月18日,Chandler 在伯克利去世。

Chandler 最大的业余爱好是打网球。

参考资料:

标签: david chandler, introduction to modern statistical mechanics, 液体, rism

添加新评论

captcha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