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授安宇:为什么大学生上课不听课,听课听不会?
安宇教授认为,不是学生的错,是现在的教学的模式的错。提高教学效率,要变革现在“以教为中心”的模式,转向“以学为中心”的模式,因为说到底学习是学生的事,教只是辅助学生学习而已。

安宇,教授,清华大学基础物理课程负责人
我们经常听到高校的大学物理教师抱怨,说学生经常缺课,或者是学生在课堂上不集中精力听课,低头玩手机等。对这些抱怨,有人附和,也有人责怪教师上课没有吸引力,是这些教师的上课质量有问题,误人子弟。
如果教师讲课很精彩,教学水平很高,是不是教学效果就会大为改善呢?安宇教授讲,他曾听过国内某著名高校的某位著名教授上某个物理课,感觉课堂上这位老师对于内容的讲解和概念的把握很清晰,重点突出,深入浅出,形象生动,板书规整,语言流畅,整个课讲下来行云流水。下课后如果问学生的感受,学生普遍给出很高的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应该也很高吧?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完全不合期待。很多学生并没有学好这门课。有一次因为不及格的学生人数过多,这位教师通过公开信抱怨学生。这很自然,教师讲课这么好,而学生没有学好一定是学生没有努力嘛。
以为教师讲课精彩,学生就可以学好课,这其实是认识上的误区。很多有经验的教师了解,学和教是两回事。也许有人会想,老师讲课精彩至少可以吸引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吧,但这个想法本身就是很主观的。心理学的研究数据表明,无论什么课,平均起来学生有1/4的时间是在走神,精力没有集中在教师讲课上。更何况物理课比较难学,物理本身逻辑性比较强,听懂物理需要精力十分集中,这种高强度的精力集中一般很难持续45分钟。大数据研究表明,通常注意力集中的持续时间只有十几分钟。物理课的内容本身具有较强的前后连贯性,一旦思维脱轨,再想跟上教师的讲课节奏就会很困难。一旦跟不上讲课节奏,再想集中注意力也是没用的。这说明老师讲课再好,学生照样会注意力不集中,这是课堂教学固有的缺陷。
课堂教师讲课好坏,对于学生是否学好课程应该是有些影响的。讲课好的教师,也许能吸引学生更喜欢学习这门课程,但是像物理这样的课程,光是一点喜欢是不足以改变课堂学习效率的。物理学习尤其需要思考和理解。课堂教师讲授的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必须时时跟随老师的思路和节奏,实际上根本不能使学生自由地思考,从容地思考。思考只能是留给课后,这就使得课堂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在目前多数高校的大学物理课学时压缩严重的现实下,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很多,课堂上一旦有概念或方法没有听懂,再想跟上教师的讲课思路几乎不大可能,更不要说有时间思考了。即便是有学生真的做到整堂课跟随教师的讲课思路下来,就一定学懂这堂课所涉及的概念及所有内容了吗?能跟随他人的讲解思路,与自己完全理解其实还是有很大差距的。物理概念和方法,还需要通过自己思考和练习才能真正领悟到。有些同学因为上课基本能跟随教师的思路,误以为教师讲授的内容都懂了,课后也不认真思考和复习,等到考试时才发现实际没有真正掌握所学内容。所以,课堂教学的缺陷,本质上是教师主动,而学习者被动的模式导致的。
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模式还衍生出了另一个普遍的错觉,就是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师的上课质量,而上课质量又往往异化为教师上课的表现。无论是同行教师还是教学管理机构,甚至普通人,评价一门课的好坏主要针对教师授课的表现。这是基于教为主的理念,而非学为主。教师上课精彩,那只是属于教师,教师上课行云流水,不见得学生真能顺畅地掌握所听到的内容,要落实到学生学好,还有很大的距离。教师上课再精彩,还是会有很多学生学不好,如果学不好的学生一旦多一点(超出教师的经验所能容忍的范围),这时经常发生的情况是,教师指责学生学习不用功,没有认真听讲,或者这个学生没有课外努力,或者那个学生学习能力太差等等,反正都是学生的不是,因为在旁观者看来,教师上课的表现无可挑剔。但如果我们没有忘记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学好这一关键点的话,其实教师的上课表现与学生的收益还不是一回事,教学质量和教师的上课表现关系不大。
从教的角度考虑,我们有不少上课很好的教师,他们的课是好课,但如果从学的角度,就不见得。教师不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在课堂上表现出色,而是应切实考虑如何让学生收获更多。教师可能由于课堂讲授精彩而获得声誉,但这只能说明这个教师是优秀的演讲者,作为教师这有时会脱离正轨,因为在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责任是让学生学好。实际上,教师上课是否精彩与学得好不好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也没有这方面的数据支持。相反的例子却是听到不少。比较极端的例子是20世纪的西南联大(清华、北大和南开),毕业生成材率特别高,当然有很多原因,比如当时国难当头,学生奋发图强的因素等。单就课堂教学的效果看,当时教师普遍方言口音重,根本谈不上讲课精彩,学生上课基本听不清楚,但这并没有影响学生学好功课。
所以,教师上课的表现不能决定学生是否能学好这门课。我们不应忘记学才是本,教只是辅,真正意义上的好课,要根据学生学得好不好来判断,而不是根据教师的授课表现来评价。教学质量的评价更应该是直截了当:学生在教学过程收获多少。专家也好,学生也好,想当然认为教师上课讲得精彩,学生自然就会学得好,这其实是莫大的误区。要学好物理,最终是要靠学生自己思考领悟到其中的概念和思想,通过练习掌握其中的方法。仅靠听讲是不可能学好物理课程的。如果老师课堂讲课流畅,学生往往会感觉上课听讲比较顺畅,这时如果放松课后的独立思考和练习,反而会学不好。
国内外很多教授也意识到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弊端,提出了很多以学为主的学习模式,比如翻转课堂模式、探究式学习模式、研究为导向的学习模式等。安宇教授也提出基于SPOC混合式学习模式。
本文就摘录自本书。